營養師教你聰明選益生菌!

「益生菌」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明星保健品。每家益生菌品牌所主打的特色都不同,但一定會提到的是「百億活菌」,吃了就能調整體質、排便順暢。但其實保健不一定要吃益生菌,如果要吃,就該知道自己在吃什麼益生菌。而不是「盲目吃菌」,益生菌吃得勤、卻不一定吃得對。這篇要帶你破解 8 大益生菌迷思,一次搞懂益生菌怎麼選、益生菌怎麼吃、怎麼讓好菌真的幫你上工。

 

 目錄
I 
迷思 1:益生菌的菌數越高越好?
I 迷思 2:第四代益生菌真的比較厲害嗎?
I 迷思 3:益生菌吃越多效果越好?
I 迷思 4:益生菌要怎麼保存?
I 迷思 5:粉狀益生菌 vs 膠囊益生菌差在哪?
I 迷思 6:益生菌要飯前、飯後,還是睡前吃?
I 迷思 7:長輩吞不下益生菌膠囊怎麼辦?
I 迷思 8:益生菌能跟其他東西一起吃嗎?

 

迷思 1:益生菌的菌數越高越好?

挑選益生菌一定要選菌數越高的越好?

很多人覺得「菌數爆表=效果超好」,但其實菌株種類比菌數更重要。就像醫院再大,也要找對懂你病的醫生。不同菌株有不同研究佐證,比如鼠李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對維持消化道機能有明確效果,而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-12 對調整體質有幫助。所以真正決定益生菌效果的,不是你吃的益生菌有「幾百億」,而是你吃的益生菌「是哪一隻」!

 

 

迷思 2:第四代益生菌真的比較厲害嗎? 

益生菌的「代別」其實就是產品演進史:

  • 第一代:靠食物自然攝取益生菌如:優格、泡菜。

  • 第二代:單純益生菌補充。針對腸胃道健康(如排便、消化),但菌株單一、定殖力有限

  • 第三代:益生質(膳食纖維、寡糖)幫助好菌成長(讓菌在腸道更穩定、生根發揮作用)

  • 第四代:功能型益生菌,針對特定族群或需求所設計。如運動、睡眠、免疫等。

     

可以想像成「手機進化史」:
第一代益生菌,如:優格是 Nokia 3310,能打能用,功能單純
第二代益生菌是黑莓機,再體驗上更進步
第三代益生菌是智慧型手機+APP,功能豐富,技術穩定
第四代益生菌則是客製化功能機,能幫你解決特定問題

 

 

●代別不是行銷話術,而是功能的應用和升級。
日食一善的好好動-「OLP-01」運動益生菌,就是典型的功能型益生菌,可幫助耐力的提升、運動起來更輕鬆、加速體能修復,讓你有運動員般的好體質!
 
 👉 營養師推薦:【好好動check】專利金牌運動益生菌+美國MSM+黑酵母+玻尿酸+UC-2(30粒/瓶)

 

 

迷思 3:益生菌吃越多效果越好?

很多人誤會益生菌要「多吃才有效」。事實上,益生菌的定殖率比菌數更重要。如果好菌進到消化道卻活不下來,那吃再多益生菌也沒用。研究指出,不同菌株的存活率和腸道環境高度相關 。

●所謂的益生菌保養不是吃進去幾隻,而是最後能活幾隻,才是補充益生菌的關鍵。

 

迷思 4:益生菌要怎麼保存?

消費者最常問益生菌要如何保存,台灣這麼熱是不是一定要冷藏,才能保存益生菌的存活率?

益生菌怕熱、怕潮,保存方式錯了就會「死在半路」。粉狀益生菌開封後記得封好,避免受潮。而膠囊益生菌則是放陰涼處或冰箱。有研究指出,溫度過高會大幅降低益生菌存活率。不過現今生物科技的發達,菌體包埋技術越來越厲害,很多益生菌產品放在陰涼處保存也能保有活性,所以要特別注意包裝說明。

 

 

迷思 5:粉狀益生菌 vs 膠囊益生菌差在哪?

市面上最常看見的就是粉狀益生菌與膠囊型態的益生菌,到底那一種比較好呢?從食用方法跟用量上來看,就是『成分多跟少』的差別;粉包可以裝的容量較多,可以添加比較多複方成份,相對膠囊容量少,配方就會比較單純。

 

●不過真正影響效果的關鍵,不在型態,而是用的菌株種類跟劑量夠不夠,才是重點!

 

迷思 6:益生菌要飯前、飯後,還是睡前吃?

益生菌到底什麼時候吃,其實是大家最常疑惑的問題,多數補充益生菌的關鍵其實是「避開胃酸最強的時候」。益生菌暴露在胃酸中的時間越長,它們在到達腸道之前被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大。當你思考、聞到或品嚐食物時,胃酸會增加,因此一些專家建議在空腹時服用益生菌,因為此時胃酸較少5,就是為了別讓你的好菌還沒到腸道,就先陣亡在胃酸裡。

不過,也有些益生菌產品會建議「飯後食用」這通常跟產品配方及菌種特性有關。如果益生菌中添加了胺基酸、礦物質等營養成分,飯後服用能藉由食物提供更穩定的腸道環境,幫助益生菌通過胃部,同時促進其他成分的吸收與發揮效果。因此,不是所有益生菌都適合空腹吃。

 

 

●關鍵在了解配方和菌株特性,依照產品建議時間補充,才能真正發揮好菌的最大價值。

👉 延伸閱讀:你真的懂保健食品怎麼挑嗎?營養師5個重點告訴你

 

迷思 7:長輩吞不下益生菌膠囊怎麼辦?

對年紀大的長者,可以把膠囊打開倒進水或優格裡吃(食物本身的緩衝作用可以幫助菌株度過胃酸),只要避免高溫(例如泡在熱茶裡),菌株一樣能存活。

 

迷思 8:益生菌能跟其他東西一起吃嗎?

  • 藥物:建議錯開 1-2 小時以上,避免影響吸收。

  • 抗生素:抗生素會殺菌,畢竟益生菌也是菌相的一種,最好在用藥後 2 小時再吃益生菌。

  • 其他保健食品:大多數可以共食,但特殊族群(糖尿病、腎臟病、化療患者)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。
     

益生菌不是萬能,也不是越多越好。真正能改變身體狀態的,是你是否懂它、用對它、持之以恆。破解這些迷思後會發現益生菌不一定每天要吃,但如果要吃,就該讓每一隻好菌都發揮它的功能。懂得挑、懂得吃,才是真的在發揮益生菌帶給你的健康價值。

👉 延伸閱讀:

☑️ 保健食品怎麼吃?可以跟藥一起吃?營養師教你掌握1個原則

☑️ 保健食品怎麼挑選?營養師5大重點整理

 

【 日食一善堅持 ✔選用世界知名大廠 ✔足量配方 ✔產品檢驗 】

 

想了解更多可參考 關於我們 或是加入 日食一善官方LINE免費諮詢 ,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!